如何运营高校技术转移机构

发布者:刘芳发布时间:2016-08-29浏览次数:1413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了主要指标,包括建设100个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培养1万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力争达到2万亿元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Doctor Patent较为关注的是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即使是在欧美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所有高校都有必要、有能力去拥有自己的技术转移机构。即便如此,利用好欧美高校的经验将为我国创新发展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和运营好一个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呢?

  首先解决的应当是意识问题和文化冲突意识问题出要来自高校的管理高层。国家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势必让各个学校的管理高层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从欧美高校技术转移案例来看,技术转移机构在盈利之前可能需要8-10年的积累,在造福当地经济之前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短期内无法取得成绩或者成绩不够明显可能会让学校管理层的激情锐减,支持和资金投入也会逐年递减。为了避免这一后果的出现,技术转移机构应当善于打攻坚战、持久战,善于做学校高层工作,善于总结成绩,善于利用国家技术转移政策。

  再说一下高校文化问题,这一点直接决定了高校和普通科研机构、企业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区别。高校最核心的使命从古至今都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现代化的高校也承担了一部分科学研究的职能。因此,高校科研人员在作出科研成果时往往都会选择在期刊上发表——这就导致对抗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科技转移机构不仅要建章立制,明确科技信息发布的制度与规范,同时也要建立信息公开的审核机制。比如,一位教授希望能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但尚未提交专利申请,那么在发表前,需要由技术转移机构的专利顾问对公开内容进行筛查,以确保公开内容不会对未来的专利申请造成损害。这个过程通常都会让科研人员,尤其是那些老专家、老教授十分不理解,甚至是反感抵触,因此,除了规范外,沟通的技巧也是必不可少。

高校技术转移的制度规范除了刚刚提到的信息公开审核机制外,还包括科技成果产权归属问题、收益分配问题、科研数据等商业秘密的保密管理、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研发的知识产权问题,还有专利转让与许可时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式以及科研人员成立创业公司后的权益分配等等。对于专利许可,还需要考虑商业秘密的知识转移;对于商标许可,还需对被许可人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监控。这些内容都可以体现在劳动合同或者学校的规章制度中。这可以说是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重点任务。

  制定好相应的规范和协议之后,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最需要的是利用几件成功案例来打开突破口。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就导致了高校技术转移的前期风险非常高。这也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便是市场前景非常好的专利技术在进行估值时,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而被严重低估,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其实,一个典型成功案例的作用就好像“水泵”。一开始池子里面没有水,但只要里面能够注入一点水,之后便是源源不断。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拥有的Google搜索引擎专利案例以及威斯康星大学拥有的维生素D专利。这种案例无论多少年以后都是可以作为教材来讲。典型案例的好处一方面是体现了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技术转移办公室的科技成果商业化能力,这对降低转移风险、提高专利估值准确度大有裨益;另外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研究团队、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的目光,从而提高机构运营的效率。

在数字信息时代,高校技术交易平台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到的重点工作之一。信息化平台首先解决的是技术交易信息公开透明的问题,可以让整个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另外,将高校科研数据保密管理、专利技术网上交易、政产学研网络社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查询、统计决策支持等功能固化到平台中,可以有效辅助高校技术转移人员开展服务。最后,通过长期的技术交易数据积累,利用大数据模型可以对未来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提供决策支持,这也是知识产权运营或者技术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

  此前,Doctor Patent谈到过一个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需要拥有技术、法律、市场三方面的人才组成的团队。(参见专利笔记:高校IP运营,机遇与挑战?这个团对需要对一项专利技术或者专利组合的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法律范围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由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来完成。但是,这支队伍千万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多交流取经,这预示着中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联盟的崛起。网络(network)对于技术转移,或者说知识产权运营同样是关键因素之一。

  接下来再看看国际高校技术转移。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在学术交流、人才交流、科研合作都在逐年加强,技术转移也不例外。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法律的规范性使得知识产权在这个进程中成为重要的媒介和工具。然而,从一些美国律师、学者的观点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差异是影响国际技术转移最为关键的问题。对法律、政策、信息的理解不到位,非常容易造成合作的障碍。事实上,没有哪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对所有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都廖若指掌。因此,高校技术转移团队应广泛的和业内的律师、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总而言之,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核心工作是建章立制、沟通协调、寻找合作者以及技术商业可行性评估,具体的专利撰写、法律咨询、诉讼等工作可以交给更加专业的服务机构。在整个高校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中,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科研经费的分配也同样重要。鼓励高校技术转移以及知识产权运用的国家政策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下去,科研经费也需要流向那些更有市场价值和潜力的实用性科研项目(这里不包括基础性研究)。要做到这两点,关键是利用好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也就是说要利用现代的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在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的大潮下,期待我国重要智力资源集散地-高等院校在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焕发出夺目的光彩。